时间:2023-06-02 18:42:46 | 浏览:152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红水河文化石上的沥线工艺与雕刻的区别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点这里: 机雕、手雕,和沥线工艺的区别
今天看一下这块石头上的沥线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它有一部分不是阳刻的,而是沥线工艺:
(1)走线断线处:
(2) 袋内渗入空气导致线条中缺失一部分料:
(3)滴料:
(4)线条的交叠:
(5)线条推挤过程中,互相覆盖的特征:
以下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棺木上的沥线特征,存在类似的交叠、走线粗细变化、互相覆盖等特征:
(1)交叠:
(2)断线:
(3)挤料产生的粗细变化:
雕刻中的阳刻,在自然雕刻状态下,不会出现上述线条特征,除非刻意而为之。即便刻意而为之,想要模仿上述特征也很困难。而且阳刻需要把整个地子铲平,只留下阳文部分,再细雕,也不会呈现出沥线时线条黏着于地子上的特征,以及线条因挤料差异导致的线条忽高忽低的特点,而是一大片区域整体的高度趋于齐平。下面是一幅石雕龙纹图案,可以看出海水纹、火焰纹、龙纹三者的高度不同,但各自趋于一致:
下面是一件阳刻的玉雕:
红水河文化石板上的文字,既有沥线工艺的,也有阳刻的,但是图案很多都是沥线工艺绘制。
沥线工艺的线条必须使用某种软质材料,装入类似蛋糕裱花袋一类的容器中,通过手工挤压袋子,使用尖嘴处沥出的线条来进行绘画。这些软材质要石化需要漫长的时间。现代使用陶土等软材质可以做出沥线效果,然后烤制成型,但是重量绝无可能达到石板的重量,质感也不是石头的质感。如果要掺入其他的硬质材料使地子变硬,还需要在烤制过程中处理两种材质的不同熔点,是否会熔融流淌导致不均匀、或包裹不齐等问题。
老缅有仿制翡翠原石的,大多制成假皮假色的石料,以5-7位数高价出售。但也没见有仿制石头+沥线工艺,高温烤制,再仿古做旧的。况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再没有经验的,切开就知道真相,完全无法和真的石头相提并论。
上面那块石头上左上角留下的织物痕迹,说明当初曾经是软性材料:
左侧留下的用雕刻刀推地的痕迹,说明当初曾经是软性材料:
背面顶部手工捏制产生的光滑效果,说明当初曾经是软性材料:
下面这些麻点状的是自然老化的痕迹:
马王堆汉墓出土彩绘棺木上的老化痕迹:
风化纹理与材质上原有的裂纹、老化痕迹相交融:
旅游君提醒:进入“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菜单,点击“八桂导览”→“旅游资讯”还可以了解更多旅游资讯哦! 古老的蚂拐图腾、铿锵的壮乡铜鼓、蜿蜒壮观的火把龙……“2016年广西天峨红水河文化旅游节”即将于2月1日举行开幕式。在开幕式当晚,身着
点击查看图集广西新闻网东兰12月2日讯(全媒体报道组)“桂林山水甲天下,东兰红河盖阳朔”。12月2日,“生态长寿地 三姐文化城——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池行”采访团乘船考察红水河第一湾。红水河从坡豪沿红水河南下十余公里,到三石镇板文村境
从4月16日开始到6月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走进全国12个革命老区,倾听英雄赞歌,一睹今朝巨变。今天(5月4日)上午10时,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广西篇《左右江奔腾向海 新八桂踔厉笃行》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神奇南盘江认识南盘江,知道红水河么?它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之干流,水量丰、落差大,乃国家能源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如同澜沧江湄公河,同一条江河上下游称谓不同。红水河上游,人称南盘江,全长927千米,总落差1854米。
央视网消息: 跟随镜头,现在我们来到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眼前这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叫红水河。它自云南奔腾而来,流经贵州、广西,最终汇入广东的西江,一年四季,从不断流。红水河流经之处,两岸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喀斯特地貌特色的山峦,一座连着一座,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红水河文化石上的沥线工艺与雕刻的区别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点这里: 机雕、手雕,和沥线工艺的区别今天看一下这块石头上的沥线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它有一部分不是阳刻的,而是沥线工艺:(1)走线断线处:(2) 袋内渗入空气导致线条中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了广西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看到家乡文物建设有重大成果,自然是欣喜的。其中提到申遗成功的左江花山岩画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笔者觉得或许有待商榷。如果有碳14的测年结果,或许是拿
笔者之前提到过,民间收藏文物中,上古诸多文明的符号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地带的文物上。比如红山曾出现过古埃及文明、古华夏文明、古玛雅文明等的符号,而官方挖掘的三星堆也曾出土过法老的权杖。更有甚者,在同一件文物上同时出现两种文明的符号,这种情况也
笔者的家乡在广西,离红水河不远。在红水河文化石风靡的年头,曾经卖到了数万一块,普通的也有几百。去年很高兴的事是广西成立了文物局,已将红水河石刻保护了起来,市面上基本见不到了(还有少量)。由于是家乡出水的石头,见到就难免多看一眼。但是我收藏方
还记得那条广西最美高速公路吗?图片源于网上,侵删。这条高速公路是靖西——那坡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旧州互通穿越于山水画廊中、靖西效劳区设有浮雕文化园、各个隧道口画有靖西和那坡两县民族文化。百特大桥像飘在空中的白云一样穿越三座大山,与沿途湛蓝的
广西红水河,一条可以媲美桂林漓江的黄金水道,也是广西的母亲河。红水河是珠江干流的上游河段,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称为南盘江。南盘江流至贵州省望谟县,与北面的北盘江相汇,始称为红水河。红水河全长659公里,流经广西西林、隆林、田林、乐业、
【红水河】红水河,原名黑水河,源于老河口张集镇,经龙王镇上川村流入红水河水库,后经唐湾、冯营、何营、肖刘、湖沿、陈家岗等村,在龙王集镇南两公里处黄茅山(今黄茅山水电站)下,与从龙王集东流入的排子河汇合后,始称清河(俗称小清河),【清河】清河
3月30日下午,由罗甸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一路向南 享趣罗甸”2023贵州˙罗甸红水河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现场向媒体和嘉宾介绍罗甸县文旅资源特色,发布罗甸县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称号,宣布系列活动将于4月
3月30日,“一路向南 享趣罗甸”2023贵州·罗甸红水河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会上,发布罗甸县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称号,宣布此次系列活动将于4月8日在罗甸正式启动。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丰富“阳光罗甸 康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有不奇!宇宙奥秘无人知晓,造物主赐予人类红水河石板画文化!传播传承!听说不见实物你难以想象理解和接受广西红水河石板画,当有缘接触和有缘得到一块石板画时!会让你惊喜万分!感谢宇宙造物主的恩赐!阳雕工艺使我们难以想象硅酸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