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7:26:22 | 浏览:57
这是一个讲述中国首个由国家批准的BOT项目的故事,它记录了中法双方合同谈判的艰难,记录了BOT项目竣工延迟的冲突,记录了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前起起伏伏的往事, 记录了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浪漫故事。
来宾B电厂开始运营的前几年,上网电量曾占据广西电网的近四分之一。2004年,是一个有钱也买不到电的年份,广西只能从发达省份广东购买高价电。来宾B电厂2004年生产了46亿千瓦时的电量,为缓解广西电力紧缺作了贡献,来宾B电厂优越的调峰性能也开始逐渐显现。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发展,国内的火电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电力供应开始充足,与国家所定的标杆电价相比,来宾B电厂逐年上扬的上网电价问题也日益凸现,开始成了中法双方争议的焦点。
来宾B电厂的高电价,是一个源自历史、合同既定的问题,又是一个无法回避和饱受争议的问题。于是,终止来宾B电厂BOT《特许权协议》的观点一度盛行,政府面临着不同声音的质疑,是中止协议,还是信守合同?
广西投资集团 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冯柳江:
我觉得党委政府,还是很英明的。最后经过判断以后,还是决定,再困难,也要把这个合同执行下去。
广西自治区政府在信守合同的前提下,也协调解决电价过高的问题。首先,在项目公司提出股权变更期间,与法方谈判,降低了额外净输出电量的电价。例如2004年,就降低了10亿千瓦超发电量的电价。同时还通过置换贷款、设立BOT专项基金等方式,缓解了中法双方的矛盾。
2005年,广西政府与项目公司签署协议,以较低利率的国内银行贷款置换原国外银行贷款,减少了项目的财务费用和其它费用,将每年递增约4.1%的电价进行调整,保证了后十年运营电价的持平。
来宾B电厂BOT项目中法双方的合作,犹如红水河与塞纳河在对歌,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回荡着跌宕起伏的韵律。
运营期间,发电用煤价格飞涨,使发电成本日益增高。2008年,在煤价飞涨的同时,一场席卷南方的冰雪灾害降临。双重的危机,让来宾B电厂项目的煤炭危机愈演愈烈!
按照签订的BOT项目中的协议约定,煤炭由广西方面保证供应,法方负责发电,由广西电网按协议收购。这份法律文件表明,解决煤炭危机,责任在广西方。
为化解煤炭危机,广西方组成了强大的团队,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带队,拜访贵州省有关方面,通过互利互惠,促进贵州方面为来宾B电厂BOT项目供应煤,以化解项目的煤炭危机。
在最困难的时刻,B0T法方业主公司也同舟共济,主动先花钱,协同中方解决危机。
2015年9月3日,中国首个经国家批准的BOT试点项目来宾B电厂,按照《特许权协议》,将要如期移交广西。可是,移交工作并不风平浪静。中法双方又展开新的谈判。
十八年前签订的来宾B电厂B0T协议,无法预料十八年后的变化,项目如何移交,协议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
此时,来宾B电厂BOT项目法方当年主持谈判的负责人罗曼尼已退休。为了双方更好进行协商,罗曼尼再次接到公司的召唤,重新返回广西,参与移交谈判,而已担任广西投资集团董事长的冯柳江也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与他的老朋友、老对手罗曼尼展开BOT项目移交的谈判。
广西投资集团 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冯柳江:
有争议的就是,你移交给我这个电厂,必须经过大修以后,恢复它这个功能,还有这个十五年的这个运营寿命,那这个东西,怎么来证明这个寿命啊,也是大家吵得一塌糊涂。
中法双方商定,邀请第三方技术权威单位对来宾B电厂进行评估,换位思考,为谈判寻找双方认可的基础。经过一年半艰苦的谈判,在友好的气氛中,双方达成了一揽子的框架协议。
2015年9月3日凌晨零时,移交仪式在来宾B电厂举行,法方按期向广西投资集团移交来宾B电厂。
更多内容,就在今晚
(3月30日)21:20
广西卫视 首播的
《广西故事——红水河与塞纳河对歌》下集
敬请关注
广西卫视 每周六21:20播出
广西综艺 每周日23:00播出
广西新闻 每周五14:30播出
广西国际 每周日21:00播出
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同步播出并点播收看
这是一个讲述中国首个由国家批准的BOT项目的故事,它记录了中法双方合同谈判的艰难,记录了BOT项目竣工延迟的冲突,记录了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前起起伏伏的往事, 记录了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浪漫故事。来宾B电厂开始运营的前几年,上网电量曾占据广西电
近年来,位于黔桂交界红水河畔的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镇积极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持续开展造林护林工作,不断强化河面巡逻和治理,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11月2日拍摄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红水河畔景色(无人机照片)。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2022年,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依托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以古河乡丹桂村、古河村为核心,打造古河红旅融合综合体乡村振兴示范区,有效促进了红水河畔的红旅融合。立足遗迹保护 传承红色基因古河红旅融合综合体乡村振兴
重播
近年来,位于黔桂交界红水河畔的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镇积极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持续开展造林护林工作,不断强化河面巡逻和治理,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11月2日拍摄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红水河畔景色(无人机照片)。
1.2017年3月2日航拍的广西天峨县红水河两岸风光。 春日里的广西天峨县红水河畔,到处葱绿,满目生机,碧绿的河水,青黛的群山,红顶的民居,蜿蜒的桥梁,无不充满着春的信息,流淌着春归的旋律。 (高东风/人民图片)2.3月2日航拍的广西天
冬日,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畔山峦起伏,云缠雾绕,景色如画。1月12日拍摄的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畔风光(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1月12日拍摄的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畔风光(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1月12日拍摄的贵州省罗甸县
冬日,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畔山峦起伏,云缠雾绕,景色如画。1月12日拍摄的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畔风光(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1月12日拍摄的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畔风光(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1月12日拍摄的贵州省罗甸县
以合山煤矿名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合岭山发现煤矿,山上打下了第一口矿井合岭山矿,并用其简称合山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山得名;又说合山名称系民国8年(1919)贵县人龚政和桂平县人姚建生到合岭山(今岭南镇里仰村老
点击查看图集广西新闻网东兰12月2日讯(全媒体报道组)“桂林山水甲天下,东兰红河盖阳朔”。12月2日,“生态长寿地 三姐文化城——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池行”采访团乘船考察红水河第一湾。红水河从坡豪沿红水河南下十余公里,到三石镇板文村境
从4月16日开始到6月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走进全国12个革命老区,倾听英雄赞歌,一睹今朝巨变。今天(5月4日)上午10时,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广西篇《左右江奔腾向海 新八桂踔厉笃行》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神奇南盘江认识南盘江,知道红水河么?它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之干流,水量丰、落差大,乃国家能源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如同澜沧江湄公河,同一条江河上下游称谓不同。红水河上游,人称南盘江,全长927千米,总落差1854米。
旅游君提醒:进入“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菜单,点击“八桂导览”→“旅游资讯”还可以了解更多旅游资讯哦! 古老的蚂拐图腾、铿锵的壮乡铜鼓、蜿蜒壮观的火把龙……“2016年广西天峨红水河文化旅游节”即将于2月1日举行开幕式。在开幕式当晚,身着
【红水河】红水河,原名黑水河,源于老河口张集镇,经龙王镇上川村流入红水河水库,后经唐湾、冯营、何营、肖刘、湖沿、陈家岗等村,在龙王集镇南两公里处黄茅山(今黄茅山水电站)下,与从龙王集东流入的排子河汇合后,始称清河(俗称小清河),【清河】清河
央视网消息: 跟随镜头,现在我们来到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眼前这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叫红水河。它自云南奔腾而来,流经贵州、广西,最终汇入广东的西江,一年四季,从不断流。红水河流经之处,两岸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喀斯特地貌特色的山峦,一座连着一座,